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Euro 2024 live scores

日期:2021-04-29

这是端午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是优秀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端午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端午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1篇

  《端午粽》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UEFA Euro 2024 qualifying standings  《端午粽》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3.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4.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重点

  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游戏复习词语(摘苹果)。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美文赏析

  1.学习第一自然段,选学生读。

  2.赏析“盼着”。

  3.用“盼着”说一句话,体会“外婆盼着我们回家的心情”。

  4.学习第2,3自然段,选学生读。

  5.粽子是怎么做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用“一......就......”说一句话。

UEFA Euro 2024 qualifying standings  7.外婆做了哪些花样的'粽子?为什么吃了之后还要带回家去,分给邻居?(体会分享的快乐)

  8.再读2,3自然段,体会文中流露出的快乐与怀念之情。

  9.学习第4自然段,激发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三.指导朗读。

  长句子的断句。学习儿歌:遇到长句不要慌。逗号换口气,句号停一停。

  四.课文小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你喜欢过那个节日,为什么?写一写

  板书设计

  端午粽

  青青的箬叶 白白的糯米

  粽子

  各式各样 花样多

  热爱 思念

端午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2篇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秀屿区笏石大丘小学 林秀晖

教学设计说明:

一、让文本与生活对对碰

《端午粽》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之一.上课伊始,带学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二、切身体验,学会表达

UEFA Euro 2024 qualifying standings教学中,在学习课文对端午粽的做法、味道的描述之后,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后,引导孩子通过尝端午粽,介绍端午粽,让学生对端午粽的外形、味道、种类及端午粽的由来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三、读中悟,悟中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四、让课堂缭绕乡土馨香

在教学文本时,紧紧围绕本课题研究的主旨——合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小朋友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每年是怎么过端午节,再借助丰富多彩的图片或亲身体验走进文本,最后引入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及方言童谣.

教材分析:

Euro 2024 qualifying results《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第1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最后点出了端午吃粽子习俗的由来.课文语言比较形象,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情分析:

课文语言比较形象,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感悟文本时尽量放手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理解.

教学目标:

1.注意读好长句子,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故事.

4.能正确读写“真、分”两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EURO Cup 2024 schedule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故事.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实物等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演示孩子们包粽子,编蛋网的场景,引导说说看到了什么?出示五彩的蛋网并告诉孩子们这些将是本节课的奖品,看看“花”落谁家?)

一、激趣复习巩固词语

师(出示粽子):同学们,这是什么?

师:粽子好吃吗?想不想吃?我们来场抢粽子比赛,看谁先抢到?

(师演示课件生抢读词语)

二、品读课文,走“近”生活

1.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教师再次出示粽子:这样的粽子是怎么做的呢?味道怎么样呢?

请大家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写粽子是怎么做的句子,用“~~”画出写粽子味道的句子.

(2)学生带着任务轻声朗读课文.

Euro 2024 qualifying results(3)自荐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指名读,师范读生闭眼想象,男女生赛读,齐读)

(4)词语训练.

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②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5)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

各自介绍课前准备的粽子的包法、馅儿、味道等.

2.图文结合学习第3自然段

师:刚才同学们尝的是什么粽子?课文还给我们介绍了哪些粽子?你们平时还吃过什么粽子?

相机理解“美滋滋”并说出类似的词语并用“美滋滋”说一句话.

3.学习第4自然段,指导朗读长句,简介屈原.

三、课外拓展,引入有关端午节的本地儿歌和童谣

四、指导书写生字“真、分”,要求组词并用组的词语说一句话

五、总结课堂

 

板书设计:

十分好吃 花样也多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附链接阅读:

(一) 端午儿歌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

UEFA Euro 2024 qualifying standings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二) 端午童谣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子,

初三吃螺,

初四插艾草,

初五吃一天.

◆读读说说儿歌和童谣里讲了端午节是怎么过的?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东城教研( {$sysdomain )网友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

端午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3篇

教学内容:《端午粽》

教学目标:

l.认识13 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 个偏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7 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在朗读中想象画面,体会外婆粽子里所蕴含的情感。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l.认识13 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 个偏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7 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教学难点:

EURO Cup 2024 schedule1.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在朗读中想象画面,体会外婆粽子里所蕴含的情感。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构想:

《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的散文集《哪哪糖和小雪灯》。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通过讲述传统节日风俗,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粽子,盼我们回去。第二自然段重点描写了粽子的色、形、香、味。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外婆的粽子花样多。第四自然段介绍了吃粽子的由来。全文以儿童的口吻叙述,语言浅显,描述生动,字里行间蕴含了外婆浓浓的亲情,邻居间浓浓的乡情,端午的文化情怀。文中词语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韵昧十足。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词语搭配的准确形象,积累此类词语,可以丰富表达。

Euro 2024 qualifying课文的插图是一幅粽子图,青青的箬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子,与文中的描绘一致,配合课文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形象记忆。本文长句子较多,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读好长句子的方法。积累富有特色的含叠词的偏正短语、数量短语等。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板块一 复习导入,回顾前文

1.还记得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引读:粽子是用……

2.师小结:竹叶香,糯米黏,红枣甜,难怪说外婆包的粽子——出示词语“十分好吃”。

“十分好吃”还可以怎么说? (很好吃、特别好吃、非常好吃)

过渡:外婆包的粽子有什么特别的?

板块二 深入文本,品味特点

l.出示第一句: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

指名读,师相机评价,指导朗读。

师评价:粽子到底有什么特别的,没有听出来,有人会读吗?

师评价:这回我听出来了,外婆包的粽子特别好吃,Euro 2024 live scores你们听出来了吗? 看来他哪个词读得好?会像他那样读吗? 齐读句子。

师评价:我还听出了你们赞扬、自豪的语气,夸什么? (好吃、花样多)

2.谁来奇夸外婆包的粽子?

第一、二句一起出示: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借助红豆粽图:

你肯定很喜欢吃吧? 它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和红红的豆子。

还有谁也喜欢红豆粽? 也像这样说说:它是用 ,里面裹着 。

②出示“豆”字和有关图片:你们认识这些和豆有关的东西吗?

师边说边范写“豆”,学生书空。

3.外婆包了这么多的粽子,只给我们吃吗? 还会给谁吃呢?

出示句子: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1) 按照上节课的方法,读好长句子。

(2) 小组内合作检查朗读的停顿。

(3) 邻居吃了外婆包的粽子,他们会说些什么? 他们心里也会——(出示词,美滋滋)

引导学生体会外婆与邻居之间的乡情。

4. 让我们捧起书,美滋滋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Euro 2024 live scores板块三 再读课文,深入传统

1.自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

出示句子: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读读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

预设:为什么要吃粽子来纪念屈原呢? 屈原到底是什么人?

师:有人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指名说,师点评和适当补充)

3.学习词语“纪念、据说”。

(1) 现在我们知道,屈原是——(指名说)是的,他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那么久那么久,但我们的心里还想着他,用一个词来说——出示词语“纪念”。

你看“念”的字形, 上面是个“今”,下面有个“心”,直到今天我们心里还想念着。

(2) 我们知道屈原的这些事情都是听别人说的,听大家说的,这就叫——出示词语“据说”。

板块四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学习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2.了解端午节的风俗。

Euro 2024 qualifying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你知道还有哪些习俗?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3.你还了解我国哪些传统节日的习俗?

板块五 指导书写,连写生字

1.“豆”课堂上已经写过了,还记得书写诀窍吗?

师提示:上横短,口字扁,点撇藏,下横长。

2.“米”和“分”结构不同,共同的笔画撇捺,都要写舒展。

“分”的撇捺像把伞,遮住“刀”字别外伸。

3.学生练写。

4.展示评价,再修改,练写。

课案设计与执行评价表

Euro 2024 qualifying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Euro 2024 qualifying】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